服务热线:400-658-8981

肌少症常用的评估方法和标准?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11:15:35
肌少症是以骨骼肌量减少、肌力下降和/或身体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,主要见于老年人,但亦可出现在慢性疾病或久病卧床的病人群体中。及时、准确地肌少症评估对于早期干预、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评估内容概述
肌少症的评估通常涵盖三个核心要素:
肌肉量:反映骨骼肌总量或相对量的指标;
肌肉力:肌肉产生力量的能力,常作为肌少症的重要筛查指标;
身体功能:包含步速、耐力、平衡与日常活动能力等,反映肌力和肌量对功能的综合影响。
综合三者能够区分“可能肌少症”“确诊肌少症”“严重肌少症”等不同程度,有助于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。
二、常用评估方法
1. 肌肉量测量方法:生物电阻抗分析
优点:便捷、无创、费用较低,适合大样本与床旁评估;
2. 肌力测量方法:握力
方法:使用握力计测量最强握力值(通常测左右手各测一次或多次取最大值/平均值);
优点:简单、重复性好、与全身肌力和预后相关性强,常作为首选筛查工具。
3. 身体功能评估:步速测试、简短体能测试(SPPB)、起立-坐下时间
方法:常测距为4米或6米,计算平稳速度(m/s);
意义:步速下降与功能受限、住院率与死亡率增加相关。
组成:平衡测试、步速与起立-坐下(五次起立)计时;
优点:综合评估下肢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,广泛用于临床与研究。
方法:如五次起立时间或30秒内完成次数,评估下肢力量与耐力。
鸿泰盛X-Age肌少症数字化评估与干预系统集评估诊断、营养干预、运动干预为一体,实现了肌少症评估诊断数字化、干预管理智能化、数据采集标准化、数据管理系统化。可进行一站式的肌少症评估,是老年医学科进行肌少症评估诊断的标准化工具。
三、主要诊断标准
1、多频生物电阻抗多频生物电阻抗(bio-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,BIA)测量男性肌量<7.0 kg/m2和女性肌量<5.7 kg/m2(证据等级:中等质量;推荐强度:强推荐)可诊断为低肌量。
2、采用握力作为肌力测量指标;男性握力<28.0 kg和女性握力<18.0 kg可诊断为低握力(证据等级:中等质量;推荐强度:强推荐)。
3、采用日常步速、5次椅子站坐试验、简易体能测试量表(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,SPPB)作为躯体功能测量指标;步速<1 m/s(证据等级:中等质量;推荐强度:强推荐)、5次椅子站坐试验≥12 s(证据等级:中等质量;推荐强度:强推荐)、SPPB评分≤9分(证据等级:高质量;推荐强度:强推荐)可诊断为躯体功能障碍。
4、采用小腿围(男性<34 cm,女性<33 cm)(证据等级:低质量;推荐强度:强推荐)联合握力(男性<28.0 kg,女性<18.0 kg)或采用Ishii评分(男性>105分,女性>120分)(证据等级:低质量;推荐强度:强推荐)作为肌少症筛查工具。
肌少症评估应采用“筛查—确诊—功能评估”的分步策略,结合握力、步速、肌肉量测定(BIA)与功能测试(SPPB、起立-坐下、6分钟步行等)。应根据所处人群(如亚洲人群)采用适当的阈值与诊断标准,并在临床上结合营养、运动与疾病管理进行综合干预。标准化评估与随访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肌少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。